欢迎进入中国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

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一带一路”倡议下广州港航企业“走出去”的建议
网站正在建设中……

发布时间:2018-01-29 11:29 | 来源:中国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港航企业“走出去”的重大契机,把握国家战略是港航企业布局、发展的关键。广州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基于SWOT分析,目前广州港航企业“走出去”自身的优势多于劣势,面临的外部机会大于威胁。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找准合作的基点,以航运金融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港航产业软实力,深挖港航文化,搞好文化联通。 
 
    “一带一路”倡议是港航企业“走出去”的重大契机,把握国家战略是港航企业布局、发展的关键。广州地处“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带,尤其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起点和桥头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这给我市港航企业“走出去”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实际的困难与挑战,可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这就要求相关企业要找准突破口,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将外部威胁降低到最小范围,才能有效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从而谋求自身的发展。

    一、广州港航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情况

    广州港航企业众多,据广州港口行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到2016年11月底,广州规模较大的港口航运企业有108家,它们均为该协会的成员。这些港航企业涵盖了大航运产业链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港口码头公司、船舶运输公司、国际国内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公司、报送公司、港口供应公司及拖车公司等。

    (一)港口、航线等航运基础设施全面对接

    广州港作为全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华南地区的重要外贸口岸,拥有发达的腹地经济,优越的深水航道等自然条件。广州港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方面,立足南沙,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世界级大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港的宏伟蓝图。通过提升港口基础设施,广州港引起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高度关注,一些国家纷纷前来参观,洽谈合作事宜,以南沙港为龙头的广州港集团已步入海上丝绸路建设的最前沿,从而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目前,世界前20名的航运公司均已在南沙港区开辟了通往美洲、欧洲、非洲、地中海、东南亚等地的74条国际集装箱航线。截至2017年7月,广州港已与40个国际港口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在美国和欧洲设立了2个海外办事处,开通集装箱航线190多条,其中外贸航线87条。广州港航企业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政策优势,加强招商推介、创新技术应用、交流互访、信息互通、人才培训、绿色港口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二)航运软实力逐步增强

    除了加强港口、航线建设之外,广州港还努力提升航运软实力,近年来在提升航运软实力方面做了一系列积极探索。早在2011年广州航运交易所就挂牌成立,从而成为全国第三家、珠三角唯一一家合法的船舶交易服务机构。同年2月,广州港口行业协会也正式成立。2014年8月,广州市就计划发起成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港口联盟,并研究出台“海上丝绸之路航运指数”。广州南沙正在尝试以离岸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结算为突破口,积极培育航运产权、船舶、设备、航运电商的资金支付与结算,吸引区域航运金融结算中心落户南沙。以南沙航运产业基金为代表的航运金融业正推动着广州航运金融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港口、航运服务、国际贸易、航运金融服务等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最终完善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金融服务功能。

    二、广州港航企业“走出去”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

    “一带一路”愿景规划提出的16个海上战略支点大致可分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港口群,从地图上看,每个港口群的功能定位、辐射区域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广州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珠三角,处于整个大珠三角港口群的核心地带,而这个地带正是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当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上贸易的起点,毗邻马六甲海峡,是国际贸易大通道的重要之地。

    2.运输市场完善

    从运输市场的供给来看,广州拥有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广州龙穴造船基地,境内航运企业众多,包括中远航运在内的大型航运企业均在广州落户。从运输市场需求来看,国内相当一部分货物的海上贸易均通过广州港运往世界各地,而从国外进口的石油、关键设备等重要战略物资也从欧洲、中东经马六甲海峡进入我国南海,然后再经珠三角各港口进行集散,整个集疏运体系比较完善。

    3.低端航运服务业竞争力较强

    广州分布着众多的货代、船代、物流等航运服务企业,它们立足于珠三角经济圈,其服务辐射整个华南地区,为客户提供经济便利的航运服务。而以广州航运交易所为代表的现代航运服务业载体,在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仲裁、船舶交易、登记注册等方面都在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在一些低端港航服务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航运文化底蕴深厚

    广州具有悠久的航运历史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广州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到了近代,这里则成为唯一的对外贸易通商口岸,黄埔古港更是积淀了深厚的航运历史文化,十三行则见证了广州作为当时的国际航运中心的辉煌,南海神庙、波罗诞等无不处处彰显着广州深厚的航运历史文化底蕴。

    (二)劣势

    1.港口群内部恶性竞争

    珠三角港口群内部港口众多,在广州周边大约100公里的范围内,密集分布着60多个大小港口,这些港口的泊位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且腹地重叠,各港口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相互攀比、内部恶性竞争现象十分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各港口的功能定位模糊,布局不协调,区域内部的分工和差异化发展不足,枢纽港、支线港、喂给港之间的分工不明确。这种无序竞争无疑是广州港航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2.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滞后

    欧美发达国家一直以来掌握着国际航运的话语权,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发达的高端航运服务业。比如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失去货运优势,转而发展航运高端服务业,包括航运交易、航运金融、海事仲裁、船舶经纪、航运教育等,著名的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就位于伦敦,其发布的波罗的海航运指数被誉为国际航运市场的晴雨表。广州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起步,国内的许多港口在这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3.相关管理体制不规范

    我国目前的港口管理体制,是政府部门比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区划政府进行管理,以国有港口企业为主进行港口运营,各类经济主体共同参与的双层组织结构。其中,政府的行政运行机制、规制决定着港口企业的市场运营机制和港口发展,也影响着各类经济主体的发展。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职能部门对港口、口岸进行管理和检查,形成了海关、商检、卫检等国际贸易检查管理机构,而各个部门之间互不隶属,各种规范、制度互不协调,从而就会降低港口的效率,削弱港口的竞争力。

    (三)机会

    1.国际航运中心的转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亚太地区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龙头。从国际航运中心的转移路径来看,其由伦敦到纽约、再向东京的变迁,正是伴随着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由“西欧板块”向“北美板块”再向“亚太板块”转移的机遇形成的。广州港航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恰好遇上了这样难得的历史机遇。

    2.“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伴随着国家发布“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意味着相关国家战略有了顶层设计规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这也为中国港航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过程中,中国将有大量对外投资以提升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这势必带动基建装备、机电等各类产品的海运出口。而且从长期来看,基础设施的改善,贸易也会随之繁荣,这又将给航运企业带来巨大的运输增量。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广州各港口自身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也开始主动关注这些港口的发展,他们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将相关港口推到海上丝路建设的最前沿,从而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建设。

    3.广东自贸区的落地

    自贸区是“一带一路”倡议先行先试的载体,“一带一路”的持续发展需要若干沿线港口经济区作支撑。2015年4月挂牌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所涵盖的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均位于珠三角,其功能主要是加强粤港澳合作,带动珠三角地区发展,即以“对港澳开放”和“全面合作”为方向,在投资准入政策、货物贸易便利化措施、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实现区内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这些都为广州港航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机会。

    4.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快速从理论设想进入实际规划和布局阶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逐步推进,三地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推进和服务业发展上将实现重大突破,广州港航企业可以籍此加强与港澳相关企业的合作。

    (四)威胁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险

    “一带一路”涉及到众多国家和地区,各国政治、经济制度、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都与我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加上一些西方大国从中搅局,国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尤其是政治风险。此前国内一些港航企业“走出去”就曾遭遇到当地政府的叫停,对方以各种借口诸如缺乏相应的法律文件许可为由。这种因政局变动而带来的政治风险无疑是广州港航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2.新加坡、香港等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

    广州距离世界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新加坡、香港都很近,尤其是香港以其优越的区位,加上充分的自由港政策和完善的金融服务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地知名的航运企业纷纷在此落户。具体而言,香港拥有强大的港口软硬件设施、先进的港口管理运营经验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海事仲裁机构,国际船舶注册中心;还有强大的航运金融、航运贸易、国际信息网络以及发达的集疏运体系,特别是覆盖全球的密集的航线,使香港成为全球最繁忙和效率最高的国际集装箱港之一。如果广州港航企业与其进行正面竞争,势必不是其对手,这就需要考虑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3.国内其他两大港口群的竞争

    环渤海港口群不仅受益于“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交叉影响,其内陆经济腹地正在推进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天津自贸区、中韩自贸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都给予该区域港航企业发展更大的动力;长三角港口群与“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对接,是贯穿海上和内陆运输的核心地带,加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身的实力,使其具有非常强劲的竞争力。与这两大港口群相比,广州并无明显的优势。

    三、广州港航企业“走出去”的建议

    基于前面的SWOT分析可见,目前广州港航企业“走出去”自身的优势多于劣势,面临的机会大于威胁。通过政府及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可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将外部威胁降低到最小范围,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相关策略:

    (一)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纵观国内外航运业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政府对海运业的重视程度、合理规划、支持政策、营商环境无一不对航运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诸如自由港政策就能有效促进航运物流的高度集中,促使货物的高效集散和中转。鉴于我国当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港口与航运产业发展的体制或机制,建议以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加快制定与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降低通关成本、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和现代服务贸易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将南沙自贸区打造成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枢纽。

    (二)整合港航资源,抱团出海

    鉴于目前珠三角港航资源过于分散,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当务之急是要有效整合港口及相关航运企业,优化布局,形成以广州南沙港为龙头,以珠江东西两岸为两翼的与香港错位发展的世界级港口群。在港口整合方面要以资本为纽带促进港口的深度合作,积极推动港口企业资产互换和经营互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港口群整体竞争力。在整合航运资源的过程中,要抓住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契机,以整合的广州港口群为依托,以泛珠三角为腹地,加强粤港澳合作,形成与香港错位发展的竞争格局,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抱团出海。

    (三)精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找到合作的基点

    广州港有着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经验,而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又存在着强烈的建设大型港口的需求,双方可以实现有效对接。实施港口“走出去”的战略,要充分利用广州港先进的港口管理技术、遍布世界的航线网络、国际友好港和国际培训机构等资源,引导和带领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国外港口、海外仓、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通过海外投资的渠道,进一步完善升级“走出去”的方式,除了积极参与海外的港口、码头建设以外,还要努力争取国外港口的长期特许经营权,积极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争取港口股权。这些都将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广州港口在建设、运营、设备制造等方面的优势,从而推动港航企业多形式、多渠道地“走出去”,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借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航企业先进的管理运营经验和技术,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双赢的格局。

    (四)以航运金融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港航产业软实力

    尽管广州港口群有着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硬件条件,但航运服务软实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广州的港航产业以运输和造船为主,对经济腹地的依赖程度较高,对当地经济的综合拉动作用不强。要充分利用广州的金融、创新优势,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船舶交易、登记注册等现代航运服务业,以离岸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结算为突破口,积极培育航运产权、船舶、设备、航运电商的资金支付与结算,吸引区域航运金融结算中心落户。当硬件和软件都同时得到提升以后,广州港航企业“走出去”的底气就会更足,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会进一步增强。

    (五)深挖海洋文化资源,搞好文化联通

     从长期来看,基础设施联通、贸易联通中同样伴随着文化沟通,“丝绸之路”自古就是文化交会的体现,其交流合作的内容涵盖了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活动。所以广州港航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定要打好海洋文化这张牌,深挖岭南文化、航海文化的精髓,将其贯穿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的始终。航运文化属于航运软实力的一部分,没有深厚的航运文化作支撑,再强大的硬实力也会失去其根基。海洋文明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强大的包容性,要积极寻求与沿线国家文化的沟通,让他们从心理上和情感上予以接受和认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各国之间的旅游合作将会越来越深入。广州在文化联通方面可以通过深挖妈祖文化、咸水节水乡文化、南沙古战、莲花山宗教、中心城区古文化等海洋文化资源培,育具有海上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积极推进海洋旅游,大力发展邮轮、游艇经济,打造面向东盟及其他沿线国家的邮轮旅游精品线路;与港澳地区的合作重点可以放在游艇自由行、海岛开发、海岛旅游等方面。人员的流动还会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旅游产品、文化产品、民俗风情、旅游线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2.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2016.8.6

    3.中国水运报:《“一带一路”为中国港航产业发展带来发展机遇》,2015.4.22 http://www.fdi.gov.cn/1800000121_21_78028_0_7.html

    4.《一带一路给航运业发展带来多重机遇》,http://news.hsdhw.com/107250

    5.杨素梅:广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思考,《当代经济》2012.3

    6. 杨素梅:关于广州南沙开展离岸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思考,《港口经济》 2014.4

    7.杨素梅:广东游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港口经济》 2014.5

    8.杨素梅:.广东民间资本进入航运金融领域的路经分析,《港口经济》 2014.6

    9.杨素梅:环珠江口湾区经济发展路径研究,《港口经济》 2014.8

    10.杨素梅:广州设立航运产业基金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港口经济》 2015.1

    11.杨素梅:广州发展邮轮经济的SWOT分析,《珠江水运》2016.2

  
    (本文荣获2017年度广州市统一战线“我为广州发展献一策”活动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致公党广州市委会 杨素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