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

今天是: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首页  > 党员风采  > 基层事迹
现代乞巧女杨静
网站正在建设中……

发布时间:2013-06-08 16:08 | 来源:中国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

挖掘珠村乞巧文化,打造成为广州文化名片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广州天河区有一条古老村落,就是被称为中国乞巧第一村的珠村。珠村七夕节源远流长,经过深入挖掘之后,从2005年开始,广州乞巧文化节在这里举行,连续7年来,七夕节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大型开幕式表演、摆七娘、拜七娘、七夕巡游、送七娘、民间风情嘉年华、相约七夕相亲大会、乞巧女儿形象大赛等,作为一项民间节俗活动,乞巧节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天河区乃至广州市的一张文化名片。这一文化名片的形成,离不开天河区珠吉街文化站站长杨静的策划、挖掘与打造。

深入调研挖掘乞巧节,缔造中国乞巧第一村

杨静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曾担任广州市幼师学校担任艺术专业教师,多次带队承担广州市国庆50周年焰火晚会、全国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等各种大型活动的排练任务。

2004年底,杨静进入珠吉街文化站工作,与在该街挂职的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杨茹博士一起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调研,认为珠村的乞巧文化习俗有特色,值得挖掘。据调研,乞巧节在广东曾经一度非常盛行,“粤人重七夕,灯光到天明”是古人对乞巧节热闹场面的真实写照。抗日战争爆发后,乞巧节被迫停办,再加上上世纪60年代初的“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各种原因,乞巧节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1998年七夕,珠村四位年逾古稀的婆婆在村祠堂悄悄摆出了她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重新拾起了珠村人的乞巧记忆。从这一年开始,每年七夕“摆七娘”等传统祈福活动逐渐恢复。

杨静和杨茹博士通过深入调研之后,准备策划在珠村举办珠吉街乞巧节活动,并将方案上报到了中共天河区委宣传部。在城市文化日益发展壮大,村落文化日趋衰微的当下,这份材料引起了中共天河区委宣传部和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建华同志两次亲自到珠村实地调研,走祠堂、看实物、听讲解,通过对当地乞巧文化的深入调研和切身感受,随即决定要办广州市乞巧文化节。

在市、区两级领导的关怀下,2005年,广州乞巧文化节正式落户珠村,杨静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办第一届广州乞巧文化节,她向当地老人、文化人士了解以前的传统习俗,查阅了大量有关乞巧风俗的史料,认为摆七娘、拜七娘是传统习俗中的两个基本元素,需要进行设计还原。在查阅史料过程中还发现清末珠村举人潘名江的一首《珠村七夕吟》,杨静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给《珠村七夕吟》谱曲,使之成为乞巧文化节的主题歌。根据村志上的文字记载,并结合了珠村本地的老人回忆,杨静设计还原了一套传统的祭拜仪式,组织珠村本土女孩身着自己亲自设计的汉式服装,手捧各式由传统艺人制作祭祀手工艺品,在珠村长老的引导下,依次到村里的明德堂向七姐祭拜祈福。

经过紧张的筹备,第一届广州乞巧文化节如期开幕,珠村本土的巧姐巧婆以珠片、米花、芝麻等传统原材料制作而成的各式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各式手工扎花、七姐造型、乃至牌坊门楼精巧别致,吸引了大量媒体、市民驻足观看。手工艺品展示使得原本用于自我欣赏的摆七娘工艺品有了一个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这项近乎失传的传统工艺,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乞巧节。

经过几年发展,乞巧文化节的文化影响力逐年增大。为了保护乞巧节这一传统节俗,扩大乞巧节的影响力,20092010年,杨静经过两年的的整理,将乞巧文化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珠村因之成为“中国乞巧第一村”。

七夕节搭建起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鹊桥”

第一届乞巧节举办后,珠村乞巧活动开始吸引了海内外民间文化人士的注意。2006年,台湾台南市的文化热心人士毕黎丽女士在网络上看到了珠村举办乞巧节的信息,并通过各种方式与珠村取得了联系,表达了想回大陆寻根、参加乞巧节的愿望。杨静把这一情况上报到了区里,并将情况汇报给了市台联,在市台联的牵头联络下,珠村与台南民间文化人士实现了第一次接触。以后每年,台湾传统文化的热心人士都会来珠村参加乞巧节。2007年,台南文化局旅游观光处的官员也到天河进行交流。

今年,应广州市台联、天河区邀请,台南市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长毕黎丽女士、台南市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高级顾问高静宜女士及台南德光中学8名师生参加了乞巧节文化活动。在825日,由台南市德光中学师生演绎的七仙女圣洁祈福仪式备受瞩目,地道呈现了台南市七夕风俗,将台南民众信奉300多年的文化价值呈现给广州市民。

穗、台两地的乞巧民俗交流,搭起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使两岸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穗台两地七夕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同,也坚定了两岸共同维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乞巧节已经成为广州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杨静是乞巧节背后的乞巧女,她用她的全部心思和心灵手巧编织着一个属于乞巧节的梦。在谈及乞巧节的未来,杨静还有很多设想,她期望接下来可以拥有一个专业化的策划团队,吸引更多的文化产业项目,深化穗、台两地的民俗交流,保护好乞巧传统的同时赋予乞巧节更多的现代元素。

编织乞巧的梦想,带动当地经济文化产业发展

珠村传统的乞巧手工艺品原来主要摆放在祠堂,随着乞巧节的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这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心灵手巧的珠村人开始做一些丝网花,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特别是在节日期间更是卖得火爆。现在,在村里手工艺人的指导下,乞巧工艺品制作实现了专业的分工合作,由组长负责,大家共同参与制作乞巧作品。

杨静认为,村民的手工艺品制作只是小产业化,带动作用还不够。为了加大乞巧工艺品产业化影响力,2012年,天河区引进了一家文化创意产业公司进驻珠村,该公司主打生产景泰蓝工艺画,培训了一批对景泰蓝工艺画有兴趣的居民,吸引了许多珠村群众参与生产制作。文化创意公司负责人李会平女士介绍说,公司把景泰蓝工艺画半成品交给村民,让他们拿回家进行加工,村民们制作一幅最小的A4纸大小的工艺画可以得60元左右的报酬,而如果是制作一幅1.2m×0.8m的大型景泰蓝画则可以得到七、八百元左右的报酬。

此外,动漫化也是乞巧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2012年天河区向社会公开征集乞巧文化节“牛郎织女”动漫形象以及流行风格的“乞巧情歌”,推动乞巧元素更好的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中去。乞巧相关的旅游、美食、工艺品等相关的产业项目也在逐步发展壮大。

珠吉街文化站长期以来只有杨静一个人,她既是文化节目的总指挥又是忙前忙后的工作人员,要跟进环境氛围布置、广告布置、广告宣传、媒体新闻亮点挖掘、节目编排、演员挑选、演员排练、演员培训、节目后勤、志愿者服务培训等诸多工作。尤其在乞巧节前的几个月以及乞巧节活动期间,她经常要忙到晚上一两点才能回到家里。多年的筹办经历已经让杨静变得越来越干练。在筹办乞巧节过程之中,杨静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其中,珠村当地文化人士潘剑明,长期义务为乞巧节出谋划策,并出钱出力为乞巧文化的传播费尽心血,让她尤为感动。

乞巧节的举办给珠村面貌和珠村人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巨大的变化。当地区政府、街道、村公司近几年都连续对文化设施进行了投入,村内马路得到了整修,周边环境得到了综合改造。2012年,在天河区项目办的主持施工下,投资近3000万元的珠吉古村环境整治及乞巧文化设施完善工程项目开工,包括乞巧文化广场升级改造、珠村牌坊建设、村内七娘点景点整饰、明德堂周边环境综合改造等。改造后的七夕广场,面积达到了6000平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近六万人,珠村文化基础设施匮乏的现状得到了明显改观。经过环境整治之后,珠村的房价平均都提高了三成左右,不少出租屋过去都是租给别人开工厂,现在也趁机转型租为商业、住宿用途,收益大幅提高。

每年一次的大型的文化节庆,对推动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珠村本地村民有5000多人,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及租户,居住当地的有近六万人,而每年由于乞巧节带来的市民游客有几十万人,当地村民的文化素质、文化修养、增长见识,精神面貌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乞巧节让当地村民得到了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促进了当地的幸福社区建设。

 

友情链接